連千毅賣假賓士箱獲判無罪!直播銷售法律責任大解讀

連千毅賣假賓士箱獲判無罪!直播銷售法律責任大解讀

近日高雄地方法院針對民國108年發生的連千毅販售仿冒賓士行李箱案件做出判決,引發社會高度關注。這起案件不僅牽涉到知名直播主連千毅,也凸顯了直播銷售中法律責任的模糊地帶以及商業操作的風險。此判決結果具有高度時效性,值得深入探討。

判決結果顯示,連千毅本人因缺乏證據證明其明知販售的是仿冒品而被判決無罪;然而,其進貨商負責人王姓男子則因販售仿冒商品,影響公平交易,被判處有期徒刑8個月

  • 事件經過:連千毅透過與王姓負責人合作,在其「蘭庭精品」臉書社團販售仿冒賓士商標的行李箱。王姓負責人從中國廠商進貨,卻未確實查證商品真偽,導致販售假貨事件發生。
  • 法官判決理由:法院認為,王姓負責人明知進貨來源不合法,仍執意販售,已觸犯相關法律;而連千毅則因缺乏足以證明其明知販售假貨的證據,因此獲得無罪判決。
  • 王姓負責人辯解:王姓負責人聲稱其所有進貨皆有向廠商求證,並曾取得授權資料。然而,法院並未採信其說法,指出其行為並未符合法律規範。
  • 案件影響:法院調查發現,王姓負責人販售的仿冒賓士商標商品數量龐大,嚴重影響了商標專用權者的市場利益。

此判決結果呈現了多面向的觀點。一方面,連千毅因證據不足獲判無罪,反映出在直播銷售的環境下,釐清銷售者是否「明知」販售假貨的難度;另一方面,王姓負責人被判刑則再次強調供應鏈中各環節的法律責任。此案例也突顯了在快速發展的網路直播銷售模式下,完善法律規範以及加強業者自律的重要性

值得注意的是,連千毅過去曾因組織犯罪與恐嚇等案件被判刑7年,其直播行為也曾多次引發社會爭議。這些背景因素雖未直接影響此案判決,卻也為此事件增添了更多討論空間。

此案件的判決結果,為網路直播銷售的法律規範與商業倫理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案例,也提醒所有從事網路銷售的業者,應重視商品來源的合法性,並避免觸犯相關法律,以維護自身權益及社會公平交易秩序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